今年的日本行第一站是京版旅行,順便來趟慶生之旅。
一樣是在人多的寒假(攤手~~)
好在許多餐廳是可以提前預訂的,關於本次的生日餐,訂了在祇園的八坂圓堂
到底多有名相信各位爬文都會有許多相關資料,該餐廳官網也有詳細介紹,就不再多說
想要預訂的朋友,在官網即可預定。
預訂成功後會收到預定成功的mail
我們預定了“清水”的會席料理 ¥13000/人(未稅),但最近看了一下官網價錢好像影調漲
原本想說要不要預定VIP個室,後來考慮到兩人四眼相望有點寧靜
加上坐板前可以欣賞料理長的手藝,後來決定要比較小間的Tempura Bar(最多就只會坐八人)
從下榻的在四条的ホテルリソル到餐廳有一小段距離,當下用餐時段加上下雨有點難叫車
請飯店大堂人員先打電話跟餐廳告知我們會晚到一點
上車後計程車緩緩的越過鴨川往八坂前進
沿途經過鴨川旁燈火通明的納涼床餐廳
剛下車就可以看到該餐廳的接待人員在室外拿著小抄紙等待前來的每一位客人
真的是有夠暖心的,有種「你回來啦!」的賓至如歸感。
要在有這美麗的歷史建物中用餐光想到就令人雀躍
庭園造景也是雅緻到不行
連煙灰缸都典雅了起來
當天小間的座位安排只有我們和另外一組客人一共四人
座位上安排得挺舒適
雖坐板前,其實在炸鍋的上方有黃銅防濺遮蓋,但看不到料理過程。
入前便先set好的折敷上擺放了等會兒用餐會用到的酌料
天婦羅沾醬 / 抹茶鹽 / 海鹽
新鮮的京野菜被擺放在角落的木盆裡
先點了一支玉乃光 (京都/300ml/2000円)來為今晚的慶生宴拉開序幕
略帶懷舊感的酒杯我覺得超可愛,一直很喜歡和食的部份原因也是因為愛這些和食器的美感
先付
清甜的白蘿蔔上頭是淡雅的味增醬
還有炸餅和湯汁
先喝一口原汁,再放入炸餅,等吸飽湯汁再吃
湯頭很清爽,加上炸餅多了一種層次
接下來是刺身
京都雖不以海鮮負盛,但絕對是新鮮
天婦羅宴席料理中以簡單樸實的方式呈現它
おまかせ天ぷら12品
玉米天婦羅,建議搭配抹茶鹽吃
輕輕的麵衣猶如夏日的薄紗罩衫網住玉米的穀物香甜
うに磯辺巻
海味自然是搭配海鹽
其實凱莉哥個人還是偏好海膽生食
車海老天婦羅
蝦身可以先沾點檸檬汁吃,另一尾再沾天婦羅醬汁
蝦頭味道較濃郁則是建議直接沾醬
そら豆天婦羅
喜歡這特殊豆感(這什麼形容啦~~),跟我喜歡的遠藤豆以點相似的口感
可惜台灣不生產這個,不然當地超市隨手可得
建議搭配抹茶鹽
用餐至此,前面一支清酒喝完
換了另一支聚樂第 (京都 /300ml / 3800円)
來京都當然是只挑京都的酒喝呀
椎茸海老詰,沾海鹽吃
海陸的兩種鮮味代表結合,挺有趣的
銀宝天婦羅外有紫蘇葉相襯
干貝夾松露小漢堡佐玫瑰鹽(這我自己取的名字)
這兩種美味的火花我應該不用多解釋
本諸子的幼魚 / 搭抹茶鹽
完美的炸功呈現於此
覺得彷彿是他自己跳入鍋中的
接下來就進入到蔬菜天婦羅的階段
筍子天,直接沾醬吃
青花菜 / 天婦羅沾醬
忘記這個是什麼
接下來開始上了清口的圓堂特製沙拉
表示前面的天婦羅料理告一段落
天婦羅茶泡飯
發現日本飲食總是喜歡在把人餵飽後再來個收尾的米飯
和台灣人的菜配飯不太一樣
最後的甜品
是略帶酸味的冰沙和有點類似我們喜宴上會吃的炸湯圓
感想:
這是凱莉哥第一次天婦羅全餐
其實很久以前就在想有機會的話去東京吃是山居
再沒機會去之前,試試京都名店也不賴
然後接下來幾天的旅程裡都不想吃炸類,包含去大阪必吃的平民串炸😅
(不是不好吃,只是想在旅程裡多元口味一點)
當然,京料理本來就有自成一格的內斂深蘊
在地食材的運用自然是不再話下,細緻且無違和感的把歷史文化表現在一切上才是經典。
這是京都的魅力,不是假掰、也不是文青,而是與生俱來對地方的認同與守護。
下篇預告:應該也是京都另一間看日本食評還不錯的餐廳(不確定是不是先寫它)
八坂圓堂 ← 訂位請點我